转载自青年报2022-06-07 创视野版面
原文作者: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高校创业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赋能传统文化
疫情之下,上海高校里的创新创业项目还在进行吗?上海商学院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答复。筹备申请专利、撰写合同、转变和探索线上模式、攻坚互联网技术……六月刚开始,高校内专注创业项目的学子就铆足了干劲,在校内导师与校外双创指导专家魏晓雨等老师的引领下,努力推进在疫情期间放缓的项目进程。虽然也有学生项目刚启动就被按下了“暂停键”,但他们也发现了疫情下的创业新机会。
青年力量让世界看见中国乡村
“疫情压抑了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而随着疫情的好转旅游业一定会迎来‘春天’,这将是我们项目的机会,也是我们对于疫情影响的思考与答卷。”商务经济学专业大二学生姜明月与其他五位成员,历时三年打磨“梦栖田野”项目,目前已入围和荣获多项国内学生创业大赛奖项。项目聚焦乡村闲置土地与闲置房屋的利用和改造,通过为乡村因地制宜设计整体赋能方案,让理想中的田园照进现实,实现很多人心中的“田园梦”。
“现在经常听到的露营热和民宿热,这些都可以和我们的乡村红旅项目相结合。”在姜明月看来,一个项目最主要的核心在于需求。而该项目的需求恰巧被疫情打断,不过她坚信自己选择的赛道是长远之计,要不断分析当前乡村现状,剖析现存问题,提出合理、创新的解决方法。姜明月表示,“作为互联网+红旅项目的一名成员,乡村振兴的创业内容不仅是我们眼前最大的目标,也是一个耗时漫长的过程。”
此前,“梦栖田野”项目在闲置土地赋能板块,已与奉贤区奉城镇签署120亩土地规划协议。在闲置房屋改造板块,进行了特色乡村办公室的建造,推动“东篱竹隐”项目取得奉贤区首家001号民宿执照,与四团镇签订21套闲置房屋改造协议,设计农展村八套特色艺术民宿。团队还与安徽红嘉农业签订110亩乡村观赏鱼塘整体方案设计协议,成立了四团镇小荡村乡村大学生音乐创造工作室。项目指导老师李成彬对此作出了肯定,“前期建设成果显著,既对乡村振兴有一定的助力,又对学生团队有较好锻炼,且在全校范围内有明显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酒店管理专业大二学生汤捷所在的项目团队同样致力于盘活乡村资源,但他们侧重以“文旅融合+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疫情之下,互联网线上功能完全激发,我们团队越来越意识到灵活应用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汤捷表示,疫情一方面使常规旅游活动摁下“暂停键”,表明传统的乡村旅游也具有显著的脆弱性,因此在创业项目中策划乡村旅游产品及活动项目时需要有新思维,必须强化公共卫生安全维度的技术导入与运用,并有相应的应急管理方案与机制,增加乡村旅游“韧性”。
汤捷介绍,项目自2021年9月建立,四位成员了解到部分乡村人口外流明显,甚至存在明显的“老龄化”“空巢化”“空心化”现象,先后调研奉贤区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1个乡村振兴示范古镇,前往实地调研、访谈、撰写调研报告,深入了解示范村落的发展模式及发展现状,结合新兴的互联网技术,方便城市居民进行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实施。
经过辅导老师、海星纪元创始人魏晓雨的联合协助,团队目前已与6家高校科研单位、5家规划设计类单位展开合作,获得了奉贤区四团镇团委的大力支持。为了使项目更接地气,团队在深度挖掘广大乡村的文旅资源基础上,结合高校和规划设计院,展开更深的多元主体合作,推动高校实践基地的搭建。同时,大力运用互联网技术,运用设计的小程序,吸引更多企业注资和游客参与,进一步开发电商板块进行多方联动。目前,团队已初步设计“拾分出彩”小程序,为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打下技术基础。
将传统文化赋予全新市场价值
“玖风文印工坊”是今年3月刚刚成立的新项目,由于疫情而搁置到5月初重整旗鼓,六位成员目前在加快进程完善项目的同时,筹备申请专利以及撰写合同,每一步都为了助推项目付诸实践。财务金融学院大三学生阮泽楷作为其中一员,在摸索创业时有了深刻体会,“创业的初心应该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都是为了解决用户问题或改善市场现状而成立。”
玖风使者团想要改善的是在校园司空见惯的文印工作,他们认为文印不能局限于现代化印刷功能,而应该追溯其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活字印刷与现代文明相结合。阮泽楷介绍,团队接下去将努力拓展文印产业链,把“文印”二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他们将在校内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实践,邀请同学和老师特别是留学生来体验篆刻和活字印刷技术,从而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这个项目的创业模式还考虑带动就业,计划与印刷厂、职业高校合作开设“毕昇工坊”,培养一批能传承雕刻、活字印刷技术的人员,同时开设文印体验馆来接收他们未来从业。在文创体验馆里,让他们负责为顾客体验进行技术流程指导,同时拓展出新的文创产品。与此同时,在团队的设想中,这些职业高校人员还应研发“电子雕刻印章”技术,搭建一套多个线上平台与篆刻机联结的完整的智能篆刻系统。
疫情期间,阮泽楷也进一步思考了项目的线下运营,“线下店铺在前期为了获取稳定新客流量,通常设立在热门商区并承担高额租金。而疫情当下,我们团队将会设计一些线上篆刻App进行分流,减少活字印刷体验馆等线下市场份额。”
上海商学院与宝山罗泾十字挑花艺术工坊共建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同样孵化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项目,“现代化发展中传统十字挑花的产品开发路径探析”项目聚焦“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用现代化美学对已有传统挑花图样、色彩、工艺进行解剖和重构,研发系列文创产品,展现罗泾十字挑花文化的艺术内涵和民俗功能,来引领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消费。
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大二学生王婉琪告诉记者,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来自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因此在实地拜访非遗传承人后,对这一技艺产品的纹样设计、整体配色、手工技巧等很快有了深入了解,决定将十字挑花融入当代人生活中,思考如何找到一个契合点。王婉琪介绍,比如可以将十字挑花的基础纹样融入年轻人喜欢的十二星座中进行再设计,使产品既符合当代设计需求,又可以带来文化上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王婉琪负责协调各组员的长短板进行精准分工,有同学在产品设计方面极具想法并且有极高的可行性,便让她来负责创意设计工作;有同学对市场很有判断力,那就由她带领团队确定产品市场定位和受众人群等,“这样大家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为项目组做出贡献。”
王婉琪敏锐地发现疫情推动了在线学习的方式,虽然疫情时无法在线下进行一些文创产品售卖或面对面进行知识讲解,但是可以通过录制视频、线上宣传等方式继续推进我们的项目。她表示,“十字挑花的传承方式开始更加多样化,当代互联网对知识传播路径的改变愈加深入,手工艺知识受众将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她也同样记得指导老师陆琰的叮嘱,“需要灵活地把上海本土非遗作为一种被重新审视和利用的资源,再加以认知、保护、传承和利用。”